-
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资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承办的第二期“发展中国家食药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于2010年11月1日至14日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顺利举办,来自泰国、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蒙古6个国家的14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11月2日在食用菌研究所举行了开班仪式,科技部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国际人才与培训处汪洋处长和我院谭琦副院长出席了...
-
2010年食用菌基地技术骨干培训班于11月8日在上海市绿洲大厦正式开始,来自食用菌基地一线的技术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本期的培训班。 培训内容有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工艺,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包括食用菌栽培生理学、食用菌遗传学、食用菌育种基本知识、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食用菌菌种保藏及制备基本知识、食用菌野外资源采集和鉴定的基本知识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
11月7日,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0年组建工作总结会在上海市绿洲大厦开幕,“中心”的参与组建单位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组建工作总结会上,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4个参加单位派代表对2010年所承担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
-
谭琦研究员续任副会长,张劲松研究员新任常务理事 10月26~28日,中国食用菌协会第五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有:听取中国食用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国食用菌协会章程修改的说明及中国食用菌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财务报告;表彰行业先进;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审议并通过协会...
-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的首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于10月19-21日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顺利召开,食用菌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谭琦研究员、陈明杰研究员率研究团队成员共5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特邀了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的叶兴庆司长作了题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的报告,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安...
-
10月29日,加拿大农业部国际科技合作局Joe Zhuo副局长和加拿大农业及食品部食品研究中心科学家Steve W. Cui 博士来食用菌研究所访问,Zhuo副局长代表加拿大农业部与食用菌研究所签订了双边科技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在功能食品及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方面的合作内容,为双边进一步的互访交流提供了基础,对外交流办公室施标副主任出席了签约仪式。Steve W. Cui 博士还做了题为“Introdu...
-
2010年10月14日《食用菌学报》第三届编委会会议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13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编委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上海农科院院长、《食用菌学报》编委会主任吴爱忠先生主持。会议上,主编曹晖研究员向各位编委汇报了编辑部近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以及近期工作目标和计划,之后编委们就《食用菌学报》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言献策,对《食用菌学...
-
五十年砥砺,五十年风雨,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路程,载满五十春秋的丰硕成果,终于迎来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五十华诞。我所全体员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院庆一系列活动的准备当中,力争为农科院五十周岁生日献上真挚的祝福。 9月29日下午,我所参加了院工会主办的“上海市农科院五十周年大汇演”活动。我所演员在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下,以欢快的曲子、诙谐的语言为全院呈现了...
-
2010年8月25日-9月3日,为了完成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的菌种以及标本馆建设任务,食用菌所付绍春、李传华、张美彦、徐珍4人组成野生食用菌采集小组,赴云南省的楚雄、大理、保山、昆明等地进行了野生菌种采集。 在本次野外采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对云南省野生菌资源的种类及地理分布有了大致的了解,完善了野外采集分离操作步骤,熟悉了...
-
8月23日至27日,我院食用菌所科技人员陈祥参加了由北京大学举办的统计遗传学暑期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邀请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生物统计学系中的部分老师进行相关课程的讲授,同时具体指导相关数据的分析。 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学员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通过这5天的学习与交流,学员们的生物统计学知识得到了提升,同时对今后生物统计学的最新动向和理论...
-
8月29日至9月2日,我院食用菌所科技人员陈祥参加了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植物研究所)承办的“菌物多样性与系统进化讲习班”。该讲习班邀请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菌物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专家讲授菌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及研究新进展。 本次培训从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等层次,介绍菌物多样性及进化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规范...
-
2010年8月28-30日,食用菌研究所科技人员张劲松、凌霞芬、唐传红、汪雯翰、周帅、吴迪等赴安徽省金寨县灵芝基地考察我所沪农灵芝1号在当地的中试和生产情况。 该灵芝基地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与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地处大别山区,气候适宜灵芝、木耳、天麻等食药用菌的种植栽培。本次科技人员详细的询问了当地基地技术人员和栽培农户,搜集了我所提供的沪农灵芝1号(119)、1...
-
8月2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研究室曹斌博士在食用菌研究所为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做了题为《新鲜食用菌市场结构与厂商市场行为分析》的报告。 曹博士以鲜香菇为例,运用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用翔实的数据对市场结构及厂商行为进行剖析,并提出政策制定方面的建议。报告引起了在座科研人员的浓厚兴趣,大家踊跃提问,积极互动,就流通效率等问题...
-
根据院团委关于开展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的通知,食用菌所近期组织了论文入围赛。首先在全所范围内征集论文,共收到20篇。由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进行初评,评选出了6篇优秀论文。 8月20日上午举行了论文入围赛,所学术委员会成员出任评委,谭琦副院长受邀参加。6位选手精心准备,经评审,“毛头鬼伞子实体中甾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入选论文演讲赛,...
-
2010年8月14-17日,食用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与研究生共9人参加了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的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这次会议共有全国300多名专家参会。真菌学术界新近当选的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院士、庄文颖院士、廖万清院士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组织了内容丰富、互动积极的院士论坛。 在本次会议上,鲍大鹏、付绍春、贾薇、茅文俊、于海龙等科技人员,以及李正鹏、潘辉等研究...
-
根据“沪农科团(2010)04”号文件精神,2010年8月20日,食用菌所举行了团支部换届选举大会,18名团员青年参加了会议,所党支部书记宋福民出席会议,院团委书记杨建军应邀参加。 会议由现任团支部书记宋春艳主持,首先做了2007-2009年的工作报告,接着宣读了院团委《关于同意食用菌所团支部换届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批复》,最后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选举出宋春艳为团支部书记,...
-
2010年7月16日至7月26日,食用菌所栽培室科技人员李玉、周峰与成都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曾先富等一行8人赴四川阿坝州进行野生菌种质资源收集和调研。 此次调查途经诺尔盖、马腾、马尔康和小金等高海拔地区,该地区野生菌种质资源丰富,采集了松茸、牛肝菌、鹅蛋菌、猪苓、翘鳞肉齿菌、草地蘑菇以及硫磺菌等20多种野生菌种,并对其进行了分离。此次野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调研...
-
根据院工会《关于基层工会换届选举的通知》的文件精神,2010年7月27日下午,食用菌所第九届工会换届选举大会正式召开,共有53名会员参加了会议,院工会主席马晓林应邀参加。 会议由上届工会副主席诸宝龙同志主持,上届工会主席杨焱代表食用菌所工会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上届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丰富职工的文体、文化生活,为职工送温暖等方面所做...
-
7月13~7月21日,波兰蘑菇协会主席KRYSTIAN SZUDYGA 应我院食用菌所郭倩研究员邀请来食用菌所访问。KRYSTIAN SZUDYGA为食用菌所科技人员以及研究生介绍了欧洲食用菌发展状况,并详细介绍了波兰、爱尔兰、西班牙三国双孢蘑菇及平菇的工厂化生产工艺。波兰作为目前双孢蘑菇的主要产地,其三次发酵技术、采收储藏技术以及工厂化生产设备世界领先。KRYSTIAN SZUDYGA从事食用菌研究近50年,...
-
7月5日至16日,食用菌所科技人员付绍春、徐珍和李传华以及湖南林科院的谭著名研究员等一行5人赴湖南桂东县八面山林场、宜章县莽山保护区等地进行了野生菌种质资源收集和调研。 科技人员不惧舟车劳顿、酷暑、毒蛇以及蚊虫叮咬等艰苦条件,采集了牛肝菌、鹅膏菌、翘鳞香菇、奥德蘑、鸟巢菌、多孔菌以及硫磺菌等众多野生菌种。此次种质资源收集不仅丰富了食用菌所的菌种资源,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