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所内新闻

所内新闻

  • 2010年8月25日-9月3日,为了完成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的菌种以及标本馆建设任务,食用菌所付绍春、李传华、张美彦、徐珍4人组成野生食用菌采集小组,赴云南省的楚雄、大理、保山、昆明等地进行了野生菌种采集。
        在本次野外采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对云南省野生菌资源的种类及地理分布有了大致的了解,完善了野外采集分离操作步骤,熟悉了...
  • 8月23日至27日,我院食用菌所科技人员陈祥参加了由北京大学举办的统计遗传学暑期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邀请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生物统计学系中的部分老师进行相关课程的讲授,同时具体指导相关数据的分析。
        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学员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通过这5天的学习与交流,学员们的生物统计学知识得到了提升,同时对今后生物统计学的最新动向和理论...
  • 8月29日至9月2日,我院食用菌所科技人员陈祥参加了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植物研究所)承办的“菌物多样性与系统进化讲习班”。该讲习班邀请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菌物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专家讲授菌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及研究新进展。    本次培训从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等层次,介绍菌物多样性及进化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规范...
  • 2010年8月28-30日,食用菌研究所科技人员张劲松、凌霞芬、唐传红、汪雯翰、周帅、吴迪等赴安徽省金寨县灵芝基地考察我所沪农灵芝1号在当地的中试和生产情况。
        该灵芝基地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与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地处大别山区,气候适宜灵芝、木耳、天麻等食药用菌的种植栽培。本次科技人员详细的询问了当地基地技术人员和栽培农户,搜集了我所提供的沪农灵芝1号(119)、1...
  • 8月2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研究室曹斌博士在食用菌研究所为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做了题为《新鲜食用菌市场结构与厂商市场行为分析》的报告。
        曹博士以鲜香菇为例,运用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用翔实的数据对市场结构及厂商行为进行剖析,并提出政策制定方面的建议。报告引起了在座科研人员的浓厚兴趣,大家踊跃提问,积极互动,就流通效率等问题...
  • 根据院团委关于开展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的通知,食用菌所近期组织了论文入围赛。首先在全所范围内征集论文,共收到20篇。由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进行初评,评选出了6篇优秀论文。
        8月20日上午举行了论文入围赛,所学术委员会成员出任评委,谭琦副院长受邀参加。6位选手精心准备,经评审,“毛头鬼伞子实体中甾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入选论文演讲赛,...
  • 2010年8月14-17日,食用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与研究生共9人参加了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的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这次会议共有全国300多名专家参会。真菌学术界新近当选的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院士、庄文颖院士、廖万清院士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组织了内容丰富、互动积极的院士论坛。
        在本次会议上,鲍大鹏、付绍春、贾薇、茅文俊、于海龙等科技人员,以及李正鹏、潘辉等研究...
  • 根据“沪农科团(2010)04”号文件精神,2010年8月20日,食用菌所举行了团支部换届选举大会,18名团员青年参加了会议,所党支部书记宋福民出席会议,院团委书记杨建军应邀参加。
        会议由现任团支部书记宋春艳主持,首先做了2007-2009年的工作报告,接着宣读了院团委《关于同意食用菌所团支部换届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批复》,最后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选举出宋春艳为团支部书记,...
  • 2010年7月16日至7月26日,食用菌所栽培室科技人员李玉、周峰与成都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曾先富等一行8人赴四川阿坝州进行野生菌种质资源收集和调研。
        此次调查途经诺尔盖、马腾、马尔康和小金等高海拔地区,该地区野生菌种质资源丰富,采集了松茸、牛肝菌、鹅蛋菌、猪苓、翘鳞肉齿菌、草地蘑菇以及硫磺菌等20多种野生菌种,并对其进行了分离。此次野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调研...
  • 根据院工会《关于基层工会换届选举的通知》的文件精神,2010年7月27日下午,食用菌所第九届工会换届选举大会正式召开,共有53名会员参加了会议,院工会主席马晓林应邀参加。
        会议由上届工会副主席诸宝龙同志主持,上届工会主席杨焱代表食用菌所工会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上届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丰富职工的文体、文化生活,为职工送温暖等方面所做...
  • 7月13~7月21日,波兰蘑菇协会主席KRYSTIAN SZUDYGA 应我院食用菌所郭倩研究员邀请来食用菌所访问。KRYSTIAN SZUDYGA为食用菌所科技人员以及研究生介绍了欧洲食用菌发展状况,并详细介绍了波兰、爱尔兰、西班牙三国双孢蘑菇及平菇的工厂化生产工艺。波兰作为目前双孢蘑菇的主要产地,其三次发酵技术、采收储藏技术以及工厂化生产设备世界领先。KRYSTIAN SZUDYGA从事食用菌研究近50年,...
  • 7月5日至16日,食用菌所科技人员付绍春、徐珍和李传华以及湖南林科院的谭著名研究员等一行5人赴湖南桂东县八面山林场、宜章县莽山保护区等地进行了野生菌种质资源收集和调研。
        科技人员不惧舟车劳顿、酷暑、毒蛇以及蚊虫叮咬等艰苦条件,采集了牛肝菌、鹅膏菌、翘鳞香菇、奥德蘑、鸟巢菌、多孔菌以及硫磺菌等众多野生菌种。此次种质资源收集不仅丰富了食用菌所的菌种资源,锻...
  • 6月21~23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观摩暨黑木耳专题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岗位专家谭琦研究员、陈明杰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青年科技人员宋春艳、张美彦、林楠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诸位黑木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目前黑木耳在国内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产业现状进行了汇报,与会代表还对东北地区的黑木耳栽培基地进行了观摩考察,并就如何更好...
  • 为了让新进所的研究生尽快适应研究环境、了解研究领域发展现状、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食用菌所举办了二十多场、历时一个月的培训,于近日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共邀请了张劲松、鲍大鹏、曹晖、郭倩、邢增涛、张引芳等十多位食用菌所内外专家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食药用菌遗传、生理、栽培到现代化的工业化栽培、深加工、保鲜技术,详细地分析了从菇房到餐桌的整个食用菌产业...
  • 受上海市第五批援藏干部委托,上海市科委、农委共同资助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栽培基地(西藏亚东)”经一年半的软硬件建设,于近日正式挂牌成立,这个基地肩负着亚东木耳的驯化和推广工作,今年已向藏族同胞推广了五万袋菌包,预计收益可达50万元以上。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基地正式挂牌
    
    藏民们参观示范基地
              
              
                
  • 6月15日下午,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2010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召开。 “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的19名委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李玉院士主持。会议对“中心”的三年计划和今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各位专家对如何高效顺利的完成“中心”组建的各项任务,如何集中力量有所突破等议题畅所欲言,为“中...
  • 2010年6月9日上午,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蔡涛的论文《蛹虫草无性孢子交配型基因类型的研究》答辩在食用菌所举行,食用菌所所长张劲松研究员担任此次答辩委员会主席,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谢晶教授、食用菌所陈明杰研究员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蔡涛详细阐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并回答了专家提问。经答辩委员会评分并表决,委员...
  • 6月15日上午,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简称“中心”)2010年度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第一会务大厅隆重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为参与“中心”建设的29家单位的代表和拟聘任的“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和企业家代表30余人。会议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会议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谭琦副院长主持。吴爱忠院长代表“中心”管理委员会向“中心”聘任的19位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
  • 6月4日上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吴爱忠、副院长谭琦及院办副主任李林峰一行来食用菌研究所开展调研,深入了解食用菌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情况。食用菌所张劲松所长、宋福民书记、鲍大鹏副所长及全体科研人员出席了这次调研会。
        食用菌研究所陈明杰、郭倩、付绍春、宋春艳、唐庆九等科研人员分别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畅谈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借上海举办世博会及我院50周年庆的契机,2010年6月3日下午我院举办了职工“迎世博、迎院庆”知识竞赛。在所领导的支持和所工会的组织下, 2010年新进员工陈祥、吴迪和于海龙代表我所参赛,三人认真准备,积极应战。经过激烈角逐,我所代表队发挥出色,最终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二等奖,陈祥获“个人风采奖”。
    
    
     
              
              
                
首页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尾页 共935条信息/共47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