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所科研人员在崇明岛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科研人员赴上海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工作。通过调查研究人员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40份,其中有多种食药用菌,为灵芝属、木耳属、侧耳属和草菇属等的物种。本次采集活动初步表明崇明岛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大型真菌生长,在森林公园的林缘和路边草地上大型真菌发生量最多。在此次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食用菌所科研人员将择机进一步加强对崇明岛野生食药用菌的采集,并选择合适的种质资源开展本土食药用菌品种的培育。
灵芝(采集地点: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草菇属物种(采集地点: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近年来我院食用菌所全面系统地在上海地区开展大型真菌资源的研究工作,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在松江、奉贤和浦东地区进行调查,至今共累计采集标本150余份。通过这此调查活动发现,上海地区虽然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较高,但是在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绿地、郊区农田等自然环境中仍旧蕴藏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相关研究工作值得深入开展。
在调查中食用菌所研究人员发现了多个具有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真菌。如在佘山的多次考察中发现了块腹菌属的物种,这类真菌多半埋于土壤中因此在野外不易被发现 和采集。另外在考察中还发现了分布非常稀少的祝良伞属的真菌,该属目前仅报道了6种,这次上海地区调查中发现其中一种Zhuliangomyces ochraceoluteus,该物种此前只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有发现报道。
上海地区分布的这些大型真菌既是我国大型真菌资源的重要组成,也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自然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大型真菌由于其千奇百怪、千姿百态的外形,地上子实体存在周期短不易采集而被称为“大自然的精灵”。在上海地区存在的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值得我们深入开展采集调查,真正摸清上海地区大型真菌资源家底,了解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特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让上海这座城市永远拥有良好宜居的自然环境,不会失去大自然的精灵。
锐鳞黄环柄菇(采集地点:佘山森林公园)
紫红小皮伞(采集地点:佘山森林公园)
星头鬼笔属物种(采集地点:佘山森林公园)
湿伞属物种(采集地点:佘山森林公园)
采样人员合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