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香菇“沪香F2”及配套液体菌种技术成果在河南卢氏县成功转化应用
为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切实增强和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全面展示香菇种源技术创新,10月17日-18日,上海市产业技术体系在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海生物)举办了香菇品种“沪香F2”及配套液体菌种技术成果转化现场考察及座谈交流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处长周昌艳研究员、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黄建春研究员、香菇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副所长宋春艳研究员、金针菇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专业组组长张引芳研究员、奉贤雪榕试验站站长胡卫红总经理、首席办秘书肖婷婷、金海生物总经理刘四海、香菇专业组相关科研人员及公司相关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考察组对金海生物液体菌种制作车间、菌棒生产培养车间、公司试验菇房以及扶贫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图1、2、3)。
宋春艳主持座谈交流会,先对课题组香菇品种推广、品种权转让及相关技术转化熟化做了相关介绍,2017年以来与金海生物开展科企合作,派驻科技人员常年在公司蹲点,将最好的品种和最先进的技术在公司进行转化应用,目前已经显现成效。
刘四海对公司生产运营进行了介绍,指出香菇“沪香F2” 的应用相比以往其它品种,产量提高了10%,优质菇提高了20%,为企业在竞争中生存打下了坚实基础。液体菌种具有制种周期短、接种效率高、节约原料、人工成本、提高库房使用率、发菌快等优点,金海公司使用液体菌种后每年节约的成本和产量提升增加的利润共计6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香菇专业组成员周峰副研究员介绍了“沪香F2”及配套液体菌种技术研发过程,解决了以往香菇液体菌种发酵时间长、活力差、接种成活率不稳定、污染率高及菇蕾“爆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建立了成熟稳定的香菇液体菌种制作及应用新技术与新工艺。
周昌艳表示品种和技术通过成果转化的形式进行转化,科研人员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香菇专业组的成果在公司的转化进行得非常好,希望双方能更好地合作,继续将成果深耕,产生更好的收益。
黄建春对香菇“沪香F2”及配套液体菌种技术成果表示充分地肯定,对金海生物公司这个载体表示非常认可,在后期成果熟化过程中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企业还要紧密结合,不断寻找并解决科学问题,使产业技术更上一层楼(图4、5)。
这项成果很好地展示了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持续创新能力,提升了上海食用菌科技综合实力,为发展现代食用菌产业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发挥了上海的种源功能,并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落实国家的“种业振兴行动”做出了贡献。专业组将会继续培育香菇产业进一步发展急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香菇新品种,并研发配套的先进的栽培技术,为香菇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图1 基地考察
图2 出菇现场
图3 沪香“F2”
图4 座谈会现场
图5 考察组合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