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学报》2022年度编委会会议暨编委会改选会议在沪顺利召开
2022年1月27日,《食用菌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委会会议暨编委会改选会议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召开。会议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学报编委会名誉主任李玉院士和吴清平院士、学报编委会新一任主任蔡友铭、学报编委会吴爱忠主任、谭琦副主任、编委会其他成员及学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参会,主编张劲松研究员主持会议。
李玉院士分析了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形势,希望学报在我国的食用菌科研人才培养及学科升级换代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和业内专家共同努力,推进产业创新,打造一流学科,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更大发展。
吴清平院士指出食用菌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在推进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报是传播科学和技术的重要载体,要从专业团队办刊、特色专栏开设、加强国际化等方面着手,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提高学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吴爱忠主任肯定学报5年来取得的成绩,感谢编委的辛勤付出,并期待学报未来向国际化、数字化、特色化方向转型发展。
蔡友铭主任强调,办好期刊要定位清晰,在内容、形式、机制、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创新,聚集流量和全行业人才,搭建学术社区,凝聚一批有黏性的读者,增强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学报编辑部主任王瑞霞从期刊概况、取得成绩、面临问题、未来计划和目标使命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报近5年发展情况,并宣布了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蔡友铭主任向现场的编委颁发了聘书。依据过去5年编委的审稿量、投稿量等指标,评选边银丙、申进文、刘艳芳、李泰辉和赵明文为优秀编委。
与会编委就如何围绕学科建设办好高质量期刊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群策群力,积极建言献策,并形成以下重要共识,一是与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紧密对接,向产业方面的专家多约稿,使学报能更多的刊登反映食用菌产业发展问题、发展战略等的综合性优质稿源;二是加强稿件审理质量,在学术范式和概念上严把质量关,规范行业的科技用语;三是开辟新品种及新技术的专栏,对现有的版式进行调整;四是更多地关注食用菌领域的青年学者,给予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为食用菌产业的未来高质量发展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五是刊登对生产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文章;六是将投审稿系统进行整合,构建联合发展平台,推进期刊数字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学报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最后,编委会副主任谭琦研究员总结发言,希望编委们能够在国家更加重视中文期刊的良性环境下踊跃投稿、共同推动学报高质量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