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6日上午食用菌所召开了2022年度总结及表彰大会。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谭琦、食用菌所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由总支书记、副所长鲍大鹏主持,会上张劲松所长代表所领导班子就2022年的工作分“发展目标、所情介绍、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等四个部分做了汇报,并提出把食用菌所“建成国内领先和综合实力最强、国际著名的,并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上取得重...
-
1月12日,卢氏县委常委、副书记韩际东代表县委、县政府,前往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望慰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育种团队驻厂科技人员周峰等人。县人武部政委郭强,县人大副主任王燕,副县长张建忠,县政协副主席姬爱民等陪同慰问。韩际东看望了在岗的科技人员,感谢上海食用菌所育种团队克服交通不便、气候差异及人地生疏等不利条件,常年派遣周峰、李玉等科技人员扎根...
-
1月6日-7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22年度总结和考评工作会议在河南泌阳县举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龙熹、科技教育司能源生态处处长付长亮、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副处长杨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科研处副处长杨娟,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郑晓杰、副处长李洪岐,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殷...
-
12月14日上午,泗阳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林振洲一行7人来院考察交流,共商合作事宜,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徐伟林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并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院成果产业处副处长、科技兴农办主任谢祝捷主持。徐伟林对林振洲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徐伟林表示,我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秉着科技服务生产,积极推进成果转化,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我院与泗阳...
-
12月7日下午,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娟教授应邀在食用菌所为我所科研人员和学生开展了题为“基于生物传感的质量安全分析新技术”的学术报告。会议由食用菌栽培室赵妍研究员主持,多名科技人员及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报告详细介绍了基于生物传感的神经氨酸Neu5Gc/Neu5Ac检测技术及其在膀胱癌诊断方面的应用、三维金纳米颗粒/二茂铁/脂质体纳米簇模块的构建及脂多糖分析应用、基于CRISPR/...
-
为推进2022年度本市第二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菁鹰”培养计划,食用菌所组织所内专家为学员开展入所对接交流及培训。食用菌副所长宋春艳“菁鹰计划”学员介绍了中国食用菌发展史及现状,食用菌所科技成果介绍:包括申香系列香菇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沪农系列灵芝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食用菌加工技术。栽培室副主任李正鹏组织学员参观学习了大球盖菇林下栽...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贯彻实施,12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慧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主任委员赵福禧等一行6人来我院调研。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接待来宾一行,副院长谭琦、赵志辉、食用菌所长张劲松陪同调研。周慧琳一行参观调研了我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厂化栽培基地和百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
-
近日,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主任王瑞霞被评为“优秀主编”。王瑞霞自2017年任编辑部主任以来,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从0.902(2017年)上升为2.167(2021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食用菌学报》连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自2017年、2018年、2020年起,期刊全文被美国EBSCO数据库、日本JST数据库、英国C...
-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实施方案,推动上海市郊区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2022年12月1日,我院食用菌所在上海源申食用菌培育专业合作社举行了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科技引领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李国贤,农艺师李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兴农办副主任张建明,食用菌所副所长宋春艳,栽培室学科带头人陈明杰研究员、资源利用与栽培过...
-
为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营造鼓励标准创新的政策环境,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今年8月开展了首届上海市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研制的农业行业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香菇》(NY/T 2560-2014)喜获标准项目奖三等奖。据了解,《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
-
2022年11月22日,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主持研制的《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猪肚菇》进行了审定。审定专家、项目组主要成员等18人参加了会议。该指南根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测试指南的编制要求,充分考虑了我国猪肚菇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生产实际,遵循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型”的原则,进行了多年的评价...
-
香菇作为我国第一大宗食用菌,因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效益稳定是很多食用菌种植户眼里的“致富菇”,也是不少乡村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近年来,为了让香菇产业行稳致远,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不断选育新品种、推出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及设施化栽培生产模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近日,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设施品种创制与应用专业组成员及相关领域专家来到上海永...
-
11月2日,在院党委领导下,院团委组织食用菌所25名青年志愿者入驻“进博•五彩先锋”党员志愿者服务站。为更好地推进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结合今年疫情防控要求,新虹街道携手区域共建单位,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至国家会展中心地下通道打造一条“进博先锋服务线”,沿线设置“进博五彩先锋”党群服务站(服务岗),把服务线、展示线、招商线“三线合一”,将“进博先...
-
11月4日下午,以“蘑菇小镇食用菌成果路演”为主题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金山区共建科技先行区活动,在金山区政府会议中心举行。金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邱运理,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市农业农村委科教处副处长徐杰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区农业农村委分管负责人,相关业务科室、金山区委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院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食用菌所班子以...
-
10月22-23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育种室团队成员张丹、董浩然赴河北省迁西县调研“申香1504”生产示范情况,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唐山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解文强、路雨翔,迁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泳春陪同调研。 在迁西县人从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专家团队对“申香1504”的栽培流程和菌棒培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与基地内试...
-
近日,我院食用菌遗传机制解析和应用创新团队应邀在Cell出版社旗下子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一区,TOP, IF= 21.942)上发表了合成生物学助推蘑菇类大型真菌产业升级《Harnessing synthetic biology for mushroom farming》的生物技术论文(全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rends/biotechnology/fulltext/S0167-7799(22)00272-4)。该论文总结了近年来食用菌传统产业及新型应...
-
金秋十月,阳光正好。10月20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举办“学习二十大、迈向新征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职工5公里健身走活动”。本次活动食用菌研究所共有42位职工报名参加,书记鲍大鹏、副所长刘艳芳带头参加了健身走活动。鸣枪开走,迈开脚步,挺胸抬头,一队又一队出发了。走在美丽又温馨的农科院子,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此次健身走活动食用菌研究所职工参与度高。虽然活动不设名次,...
-
10月6-8日,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军,副主任代全兵,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华平,副院长吴平华等一行七人来我院食用菌研究所考察交流,共商合作事宜。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谭琦,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食用菌所副所长宋春艳、育种室主任尚晓冬、副主任于海龙等接待了来宾。谭琦...
-
近日,随着雨水增多,野生大青褶伞等毒蘑菇在江浙沪等地区又大面积发生。因该种毒蘑菇较大,成熟后菌盖直径可达15cm,白色,顶部多褐色斑块;菌褶幼嫩时白色,成熟后青色或青灰色,离生;成熟后菌柄高可达20cm,中生,具菌环。多生长于草地。因该毒蘑菇幼嫩时和市售双孢菇难以区分,部分民众可能会误采误食而导致中毒发生。误食该种毒蘑菇后多在4-12小时产生胃肠炎型症状,建议误食该...
-
9月13-15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宋春艳带领团队成员章炉军、张丹赴湖北省十堰市调研香菇产业发展情况。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鄂西综合试验站站长吴平华,十堰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所长李军,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天骥,竹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