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所内新闻

所内新闻

  • 近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发布了《关于第一批拟确定国家级农作物、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公示》,拟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72个、国家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19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入选国家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第一批)。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下属的食用菌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所)1960年成立,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食用菌研究所。198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 8月9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研究员携相关岗站专家到鄂西综合试验站进行考察指导。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岗位科学家边银丙、机械化研究室主任、生产设施设备岗位科学家宋卫东、黑木耳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姚方杰、黑木耳栽培岗位科学家张介驰研究员、智能化管控岗位科学家郑文刚、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
  • 8月9-10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研究员携相关岗站参加湖北省十堰市食用菌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产业发展论坛。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岗位科学家边银丙、机械化研究室主任、生产设施设备岗位科学家宋卫东、黑木耳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姚方杰、黑木耳栽培岗位科学家张介驰研究员、智能化管控岗位科学家郑文...
  • 7月26日,由《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食品伙伴网联合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支持,微康益生菌战略合作的“第五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在南京富力万达嘉年华酒店召开。论坛以“大健康食品”为主题,以“科学创新、技术落地”为宗旨,报告研究内容涉及:未来食品、植物基、功能性食品饮料、新蛋白、肠道健康、休闲食品、特殊食品等领域。同时,为了给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成果分...
  • 7月14日,食用菌所召开与金山区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工作推进会。食用菌所领导班子、共建工作各相关任务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所长宋春艳首先传达了我院召开的与金山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 共建任务推进会的文件内容,强调了包括成果推介行动、科技服务行动、科技创新行动、平台共建行动、人才培育行动、宣传与制度建设行动等院重点工作安排,传达了共建先行区宣传工作...
  • 来自泰国清迈大学、我院食用菌所以及泰国皇太后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撰文,在《Biology》(二区,IF 5.168)(https://doi.org/10.3390/biology11040569)杂志上发表综述性文章,题为“栽培基质和微生物群落对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影响”。该项工作由上海市科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9390743000),其中Kakumyan博士是该项目的外方青年科学家,食用菌所赵妍研究员为此项...
  • 7月11日,中国农学会主办、食用菌分会承办的以“践行‘大食物观’,探讨食用菌产业发展途径”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农学会学术活动成功举行。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莫广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蔡友铭、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刘佩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等专家领导以及线上2600多人参与了此次学术活动,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总支...
  • 6月,我院选育的羊肚菌品种在果洛班玛羊肚菌基地栽培取得初步成功。6月30日,上海援青干部联络组组长、果洛州委常委副州长冯志勇到果洛班玛羊肚菌基地考察,详细了解了基地羊肚菌的生长情况,对高原羊肚菌在前期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栽培技术和品种筛选的效果给予了肯定。此次在果洛班玛进行品种筛选的羊肚菌菌株是我院主持的上海科技兴农项目《珍稀食药用菌羊肚菌稳产品种的选育及...
  • 7月8日,随着会场掌声的响起,历时三天的食用菌所2022年度研究生入所教育培训胜利闭幕。闭幕式上,食用菌所班子齐聚,与同学们畅谈感受、交流思想。同学们积极发言,有感受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探索,身上有份将食用菌的科研事业做好的责任,有对研究生学业存在具体疑惑,提出需要加强学习和交流的……入所培训虽然结束,但是同学们的学习刚开始,所班子希望同学们在食用菌所...
  •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实施方案,推动上海市郊区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2022年7月6日,食用菌所陈明杰研究员、赵妍研究员、董沁助理研究员、“一带一路”青年科学家Kakumyan博士及浦东新区农技推广中心孙育红推广研究员赴上海范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交流指导工作。上海范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草菇菌种生产及栽培为主,是浦东新区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成员。多年来,...
  • 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食用菌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所为来所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良的科研平台。为了帮助新入所的2021级研究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食用菌研究所的学习,7月5日,食用菌研究所2022年度研究生入所教育培训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院、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谭琦、食用菌所班子及2021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会议。张劲松对新加入食用菌所...
  • 6月29日,应市农业农村委科教处的要求,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组织召开线上“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技术规程标准制定讨论会议”。会议邀请了市农业农村委科教处徐杰副处长、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何麒麟副主任、汤勇华高级农艺师,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相关技术人员,市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技术负责人,生产企业(合作社)、秸杆利用评审中介单位负责人等2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标准负责人黄...
  • 6月28日,为了更好发挥中组部“西部之光”计划的人才培养和沟通桥梁的作用,促进青海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联合举办“沪青食用菌行业专家座谈会”。上海市驻西宁办事处主任、青海省果洛州副州长冯志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刘红,上海市农业科学...
  • 食用菌所加工技术与发酵工程研究室近年来培养了来自上海及全国多个高校的数百名研究生,随着硕士生导师的不断增加,研究室的学生队伍也不断壮大。为加强实验平台和学生队伍的管理,6月24日,研究室召开了全体学生管理工作会议。会议由研究室主任杨焱研究员主持,副主任刘艳芳研究员、冯杰副研究员及相关管理老师和全体学生参加了会议。杨焱首先对新进实验室的研究生们表示欢迎,并就研...
  • 2022年6月27日,食用菌深加工学科党支部开展了疫情后第一次线下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和 “大食物观”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刘艳芳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和发展对象参加了学习讨论。会上,刘艳芳书记提到,结合已开展的“习近平在上海”专题讨论和本次读本的学习,能够让大家充分认识习近平同志主政上海时对沪发展定位的创新思维和高...
  • 6月24日,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22-2026)专家赴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就“设施化栽培新品种、新技术及新模式的集成与推广”以及“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体系重点工作进行对接,对具体实施计划和人员分工进行了部署。首席科学家张劲松研究员,设施化栽培新品种创制和应用专业组组长宋春艳研究员、农林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创新和应用专业组技术负责人李正鹏高级农艺师、上海彭...
  • 根据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和农业农村部科技特派团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工作部署要求, 6月7日至10日,国家科技特派团陕西商南团成员李玉高级农艺师随同国家科技特派团陕西商南团食用菌产业组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张敏研究员、平菇栽培岗位成员文晴博士组成专家组赴洛南县开展科技服务。洛南县县委副书记李凌云...
  • 目前上海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全市上下以更严更实更细的防控举措巩固守住来之不易的阶段性防控成果之时,食用菌研究所收到了一份来自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惠公司”)的浓浓情意。食用菌研究所聘任的产业所长陈惠董事长代表公司捐赠了5000份防疫随身包,助力食用菌所的防疫工作。随身包中精心配置了多种防疫物资,有医用外科口罩、抑菌洗手凝霜、湿巾等。随身包...
  • 为推进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奉贤区西渡街道党工委邀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优秀科研人才下沉挂职,为街道各基层单位提供农业农村发展相关技术业务指导,解决农业领域现有困难和问题,助力乡村振兴。食用菌所高级农艺师李正鹏主要对接西渡街道五宅村,为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发展各项工作提供指导。3月初,食用菌所团支部联合五宅村党总支开展食用菌研究所学雷锋纪念日活...
  • 4月27日,上海市食用菌产业体系(2022-2026)设施化栽培新品种创制和应用专业组在线召开启动会及组站工作对接会议。会议邀请了上海市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劲松,浦东综合试验站、崇明综合试验站、农林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试验站及专业组成员2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设专业组组长宋春艳研究员主持。宋春艳从课题实施内容、研究目标、年度计划、工作进展及目前工作存在的困难等方面进行...
首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尾页 共912条信息/共46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