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所内新闻

所内新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 873 号 批准《水稻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等 330 项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业行业标准,自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我所于海龙研究员主持研制的《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猪肚菇》(NY/T 4504-2025)测试技术标准得以颁布。该测试技术标准是由我院分别联合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近日,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十堰市2024-2025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上海食用菌所选育的香菇品种‘申香1513’入选,是此次发布唯一入选的食用菌品种。‘申香1513’是孢子杂交技术选育的香菇高多糖花菇品种,2017年通过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认定,2021年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02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品种抗逆性强,耐高温;菌肉厚,菌柄短,菇质硬;易成花,裂纹深,所产花菇属于高...
  • 12月30日,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在随州市召开。我院食用菌研究所杨焱研究员作为标准发布嘉宾受邀出席了此次发布会。近年来,随州香菇产业蓬勃发展,香菇加工产品不断涌现,并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支撑产业。然而,由于缺乏高水平的产品标准,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随州香菇”品牌形象造成了较大冲击,同时也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产业发展需...
  • 2024年12月30日,CCTV-1综合频道《生活圈》栏目播出了一期特别节目:《食物放大镜——茶树菇》,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品加工岗位科学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刘艳芳研究员受邀参加了访谈,为广大观众带来了关于茶树菇营养健康价值的科学解读。节目中,刘艳芳分享了现代研究对茶树菇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的新发现。茶树菇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多酚和黄酮等...
  • 12月19日,2024沪琼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在海南万宁举办。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党委书记王震,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谈戈,万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德安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现场,9个沪琼合作项目达成合作并现场签约并进行了产业需求推荐活动。来自全国各地农业、医药健康、深海科技等领域的企业家代表,部分市县科技管理部门、重点园区、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服务机构共计100余人参...
  • 12月13日,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起草的《活体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进行审定。目前,随着香菇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愈加激烈,香菇价格下跌,效益下滑。与此同时,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随着城市消费能力增加和消费模式的更新,香菇子实体长在菌包上直接供应餐...
  • 为促进沪明两地对口合作,提高三明市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链联动效率,助力革命老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由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明市农业农村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于12月5-7日在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举办“沪明合作(三明)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三明市各县区农业农村局、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科研单位...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教育,加快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党建格局,11月27日下午,食用菌研究所育种学科党支部和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玉米中心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和交流工作。双方首先就支部和团队基本情况进行了交流,作物所副所长、玉米中心学科带头人郑洪建研究员和食用菌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尚...
  • 2024年11月,受中共三明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选派来我院食用菌所访学进修的尤溪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站长彭传尧高级农艺师,圆满完成为期半年的学习工作交流。目前,食用菌所通过派出干部挂职锻炼,接收三明市人才访学进修等互派互访、交流学习,有力推动沪明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2024年5月,彭传尧同志作为三明市乡村振兴领域代表来我院学习交流。自接到任务以后,院、所高度...
  • 食用菌研究所邹根研究员于2024年11月10日-16日赴新西兰参加第16届木霉和粘帚霉国际会议,在外停留7天。本次出访的目的是与国际学者探讨木霉属等真菌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以及与其它农业微生物和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真菌衍生产品的利用策略。通过此次会议,了解国际上的真菌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展示农科院食用菌在真菌表达调控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主要...
  • 11月12日-15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国际亲水胶体大会(The International Hydrocolloids Conference, IHC)在新西兰北帕默斯顿梅西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亲水胶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国际亲水胶体大会是一个专注于亲水胶体领域研究、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国际会议。大会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国际亲水胶体研究,促进亲水胶体领域的国际...
  • 11月19日,食用菌研究所彭勤颖、潘雪玉博士后出站评审会顺利举行。会议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奉浦院区12号楼118会议室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评审专家有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王兆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康前进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研究员、书记鲍大鹏研究员、陈明杰研究员,由张劲松研究员主持。会上,彭勤颖作了题为“斑玉蕈特征挥发性香气...
  • 11月4-8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谭琦,携食用菌研究所宋春艳研究员、张美彦副研究员,赴日本进行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考察调研。此次考察,科研团队深入探访了日本食用菌行业的领军企业,包括历史悠久的Kinokkusu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北研、株式会社千曲化成以及田中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等。此外,团队还实地考察了水鸟农场、チャーリーのえのき工場、...
  • 11月14-16日,第二十五届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在舟山召开。中心副主任宋春艳研究员参加本次会议并作交流发言。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农业—食品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方宪法,原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
  • 11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刘筱敏在食用菌研究所118会议室做题为“基于引文网络的期刊评价”的报告。院纪委书记姚训、信息所副所长易建平及《食用菌学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和信息所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主任王瑞霞主持。刘筱敏研究馆员详细阐述如何看待引文在科研中的作用、如何在期刊评价中利用引文,并以《食用菌学报》为例解析CSCD评价实...
  • 11月5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劲松研究员率领食用菌研究所陈辉研究员和张津京副研究员赴崇明开展2024年秋季食用菌栽培指导工作。  上午,张劲松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崇明区建设镇的上海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指导工作。该合作社是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崇明综合试验站的承担单位。该合作社负责人李青恩介绍了目前经营情况和秋...
  • 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资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承办的第九期“食药用菌生产技术国际培训班”于10月14日至11月2日在食用菌所举办,共有来自等7个国家的19名学员参加了此次为期20天的培训。本期培训班邀请了德国夏洛蒂医学院樊华教授、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研究员和重庆美哉菌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谭方河等进行了授课和培训,食用菌所一线科技骨干也各显其能,承担了授课任务。...
  • 2024年10月28-30日,由中共柞水县委组织部、柞水县农业农村局、柞水县科学技术局联合举办的“普及农业科技  建设和美乡村”——柞水县国家科技特派团产业技术培训在陕西省柞水县举行,我院食用菌所于海龙研究员应邀参加。于海龙研究员分别从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香菇的生物学特性、香菇栽培技术流程和主要栽培模式等方面为覆盖柞水全域八镇一办的分管领导、农综站站长、农综站全体干...
  • 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良种创新与繁育团队以L808、L808-A2和L808-B为材料,从培养80 d、100 d和120 d菌丝体的细胞核和线粒体mRNA和lncRNA数据入手,探究了细胞质替换对香菇转色程度产生显著影响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区TOP,IF:5.7)上网络首发。L808-A2和L808-B是由L808获得的核质杂种(图1A),它们的菌丝...
  • 2024年10月23日,尤溪现代农业(食用菌)上海人才驿站(以下简称“驿站”)签约授牌仪式在我院举行,我院党委副书记徐伟林、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开发服务处副处长陈志福、尤溪县委组织部部长雷泉明等领导同志参加活动,会议由驿站负责人、食用菌所副所长宋春艳主持。作为尤溪县在沪设立的首个专业型人才交流平台,该驿站旨在为尤溪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技术支持及科研成果的转化...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912条信息/共46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