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所内新闻

所内新闻

  • 9月25日上午,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院召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爱忠研究员、重点实验室主任谭琦研究员出席了会议。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主持会议。     张劲松研究员从重点实验室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研究方向、“十三五”规划等方面做了详细全面汇报。与会委员在认真听取食用菌重点...
  • 9月25日上午,在我院召开了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2015年度会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爱忠研究员、中心主任谭琦研究员出席了会议,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由吴爱忠院长致欢迎辞。中心副主任、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研究员汇报了中心近年来的工作成效,特别是2014年的工作情况。与会各委员...
  • 2015年9月25-27日,由World Society for Mushroom Biology and Mushroom Products、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edicinal Mushroo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hroom Science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张树庭教授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我院召开,200余名国内外的菌物学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在张树庭教授...
  • 2015年9月21-22日, 2015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400余名国内外的菌物学界学者参加了为期2天的会议,大会设大会报告及5个分会场报告。     食用菌所成立了由青年科技人员及学生为主的30人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全面承担了本次会议的注册、住宿、用餐及会场服务等繁琐的会务工作,会议期间青年志愿者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随机应变,及时化解会议期间的各种突发状况,...
  • 2015年9月21-22日,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400余名国内外的菌物学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安排了6个特邀报告,并围绕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菌物遗传及分子生物学、菌物化学及药用真菌、真菌毒素、食用...
  • 9月22日,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和华中农业大学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边银丙教授考察了金山区联中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食用菌所黄建春副所长、朱燕华博士、金山区农委顾保根副主任、金山区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陈林根社长等一起陪同考察。     李院士和边教授先对培养料发酵场和出菇室进行了考察,对培养料发酵的技术工艺和出菇管理技术作了详细了解,随后进行座谈交流...
  • 9月15日食用菌研究所工会组织职工及研究生19人赴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了野生真菌采集活动。这次活动准备充分,具有丰富野外真菌考察经验的李传华副研究员为大家讲授了野生菌采集鉴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负责现场指导。     大家冒雨在山上积极搜寻,共采集到高大环柄菇、小皮伞、云芝、黑木耳、日本红菇、土黄粉被鹅膏、小奥德蘑、马勃等十几个品种真菌标本。本次活动增强了大家对...
  • 9月3-5日,食用菌科研人员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2015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食用菌博览会,副院长谭琦研究员应邀在大会发表了主题报告“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现状与趋势”。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谋定而动、顺势而行,聚交合作、博展未来”。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易菇网等单位联合主办,设立在我院的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为此次会议的指导单位。 ...
  • 为促进我院与国际一流科研院所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院食药用菌活性成分基础研究水平,应美国北岸大学医学院范士丹医学研究所Wang Haichao教授和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Dai Yan教授的邀请,毛祥东副院长带领食用菌研究所和百信公司5名科技人员于8月27日-9月1日期间赴美开展学术交流访问。     北岸大学医学院Wang博士是目前有关免疫炎症因子HMGB1研究领域的著名科学家...
  • 8月22-26日,我院毛祥东副院长带领食用菌所张劲松研究员和杨焱研究员参加了在哥伦比亚Manizales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药用真菌学术大会。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分设了药用真菌的科学和生物技术、药用菌的栽培和发酵、药用菌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用菌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药用菌产品的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等专题的研讨和交流。自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展示了...
  • 8月26日,食用菌所唐利华博士参加了在宿迁市沭阳县召开的第七批省科技镇长团总结暨第八批科技镇长团下派工作会议。     唐利华博士经我院推荐以及江苏省省委组织部审核考察,作为第八批科技镇长团成员被选派到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农业委员会挂职锻炼,为期一年。     江苏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开始进行首批“科技镇长团” 选派工作。选派对象主要针对全国“985” 和“211”工程...
  • 9月6日副院长谭琦与院工会马晓林副主席赴食用菌所慰问了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团队,与团队成员进行了亲切交流。     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团队负责人尚晓冬研究员代表团队成员汇报了近两年团队的科研及产业化情况,结合团队的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科技人员的定位及价值取向等目前青年科技人员关注的问题做了交流,团队青年科技人员也各自做了交流发言。     食用菌所良种创新与繁育...
  • 8月2-6日,食用菌所李传华副研究员赴四川成都和康定参加农业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资源利用与野外采集培训班”,进行了野生食药用菌菌种采集。     此次采集活动科研人员采集到野生肉座菌、牛肝菌、红菇、乳菇、粉褶菌、珊瑚菌、层孔菌、黑木耳、金针菇、喇叭菌、桦波孔菌等野生食药用菌。此次菌种采集进一步丰富了食用菌所的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为驯化和开发利用更多...
  • 8月21-24日,食用菌所李传华副研究员应浙江寿仙谷公司邀请赴浙江金华等地进行野生食药用菌菌种采集。江浙沪等地区山峦众多,植被丰富多样,但野生菌所知不多,这一地区的野生菌蕴藏应比较丰富。     此次采集活动科研人员采集到野生牛肝菌、红菇、乳菇、粉褶菌、灵芝、鸡油菌、鸟巢菌等几十份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野生菌,并分离到部分种类的菌种。此次菌种采集不仅验证了科研人员对...
  • 8月26-29日,食用菌所李传华副研究员应邀赴昆明参加首届云南野生食用菌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此次论坛由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南华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云南省科协和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南方野生菌收集岗位等单位共同承办,来自云南、上海、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云南野生菌资源保护盒可持续发展事宜并形成了“云南省野生菌资源保护办法(草...
  • 8月4日至7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率领上海市党政代表团赴藏考察援藏工作,期间代表团考察了援藏重点项目江孜县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内有我院科研人员指导栽培的香菇、平菇、榆黄蘑、高原灵芝等多种食用菌品种,杨雄一行饶有兴趣地察看了各种食用菌的生长情况。     在第七批援藏干部的协调帮助下,2014年10月19日“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藏基地”在江孜县...
  • 8月20-22日,《食用菌学报》编辑部三位成员参加了由新闻出版局举办的第七期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教育培训。培训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二楼大会场举行,来自本市出版界的30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出版文化理性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思考、出版物编校质量分析以及科学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     通过参加此...
  • 2015年8月8日,食用菌研究所张劲松研究员率汪雯翰、唐传红及吴迪等科技人员赴浙江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交流。浙江金华寿仙谷药业是集名贵中药材和珍稀食药用菌的栽培,绿色食品、绿色保健品和绿色药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农、科、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我院与该公司2015年签署了成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寿仙谷药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协议。唐传红副研究员应邀为该公司...
  • 2015年8月11日,正值第一届中国灵芝大会在龙泉召开之际,张劲松研究员带领团队科技人员赴浙江龙泉灵芝示范基地考察,了解我院自主选育的“沪农灵芝1号”推广情况,同时商议后续新品种的推广示范事宜。     在浙江兴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谦先生陪同下,张劲松研究员一行考察了解了目前龙泉灵芝栽培情况,2014年龙泉椴木灵芝栽培规模达到60000m³,年产干灵芝2500吨,年产孢...
  • 8月9日-12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龙泉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浙江省食用菌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灵芝大会在“中国灵芝第一乡”--浙江省龙泉市召开。我院谭琦研究员、张劲松研究员带领科技人员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以“弘扬灵芝文化,引领灵芝科学,谱写产业传奇”为主题,把弘扬灵芝文化和促进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从事灵...
首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尾页 共963条信息/共49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