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迪:女,硕士,副研究员。2010年入职以来主要从事食药用菌中活性多糖的高效制备、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及食用菌类健康/保健食品的开发。主持市级项目1项,院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作为主要科技骨干参与农业部行业专项、上海市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农委、科委重大重点项目15项,横向课题5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已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11项,市认...
-
王瑞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特别对金针菇、秀珍菇种质评价、亲本优选、杂交选育新品种及配套栽培工艺的研发等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秉持“到工厂中育种”理念,扎根产业一线,进行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亟需的保藏与高效栽培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发工作,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目前主持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参与各级项目...
-
吴莹莹,副研究员,食用菌遗传工程研究室副主任。2010年获厦门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曾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等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等7个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多个市级重大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
-
杨瑞恒,博士,副研究员,食用菌遗传工程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7月至今,任职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从事食药用菌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重要基因功能解析研究,通过挖掘食药用菌组学大数据,阐明食药用菌在生物演化、种群发育和菌种育成等方面的规律,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生态环境部生物...
-
王莹,副研究员,2012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博士学位。入选上海市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员“助跑”计划。获得上海市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论坛一等奖和年度优秀科技人员三类津贴等多个奖项。目前主持市级项目1项、重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市农委重点攻关等多个市级以上项目。共发表研...
-
汪滢,副研究员。2010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3年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曾主持市级项目1项,主笔发表论文12篇,含SCI论文5篇,完成专利申报 18项,入选上海市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1)食用菌营养生长与子实体发育的调控机制;(2)食用菌活性代谢成分合成的分子机理。主持的蛹虫草中CmSnf1基因的功能研究确立了...
-
于海龙,男,硕士,副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菌物学会香菇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主要从事食用菌育种及栽培方面的研究,获得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第一批助跑计划资助,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科技兴农项目1项、上海市农业系统...
-
张赫男:博士,副研究员。先后主持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等多个项目。自博士研究起至今一直围绕珍稀食药两用真菌的开发和利用深入的开展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场在珍稀食药两用真菌优质种质资源创制的应用;物理场对珍稀食药两用真菌重要活性物质的改性;珍稀食药用真菌胞内多糖和黄酮的代谢通路。近三年来,在Carbohydrate Polyme...
-
张津京,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斑玉蕈发育生理的研究。主笔发表论文12篇,其中8篇SCI,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项。
-
张忠:硕士,副研究员,现主要从事食药用菌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修饰和生物活性研究工作,已主持和参与部市级项目1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获授权专利3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