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群导航
欢迎光临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运用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食源性致病菌如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分布后,发现了五个新的李斯特菌种。
    
    到目前为止先前已知的10种李斯特菌,有2种是对人类致病的。在美国,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通过...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大肠杆菌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进化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是目前大家公认的事实。然而,目前有一些顶级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甚至能够抵抗电离辐射。由威斯康星大学等几家单位的12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通过DNA修复的遗传适应性而实现抵抗辐...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果蔬等食物通过大小、颜色和表面特征等进行质量等级分类比较困难,所以长期以来都需要通过观察食物的内部组织来评判其好坏。近期,西澳大利亚大学利用红外线开发了一种准确无损的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传送带上的食品可以很容易地被一个红外扫描仪...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一项发表在美国的卫生及流行病学会的刊物上的研究表明,医院供应的80%鸡肉都被大肠杆菌污染了。
    
    这种细菌可以产生一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该种酶可以分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等抗生素,造成耐药性。研究的负责人表示,高比例的鸡肉被此种耐抗生素的大肠杆...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沙拉中的生食绿叶菜属大宗食品消费,这些蔬菜只经过了基本的加工处理。绿叶菜在农业生产和加工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绿叶菜被沙门氏菌和诺如病毒污染的风险因子较高。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生物对这些病原物的流行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每个农场均有其独特的数个特性组合来影响...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发现,烤肉大量存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提高患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糖尿病的高风险因子。当肉类等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经高温煎炸烹调后,会大量产生AGEs。
    
    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体内AGEs水平的研究表明,那些体内血液中...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近年来,食品工业中由嗜热菌Thermoascus造成的食品变质发生率逐年增加,但食物变质的风险从未被评估。因此,日本科研人员对与食品变质相关的真菌——嗜热菌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开发了基于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的快速检测技术。相关研究结果将发表于今年7月的《Food Contr...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巴西和美国的科研人员联合研究了因食用即食叶菜而感染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结果将发表于今年8月的《Food Control(食品控制)》杂志上。
    
    研究人员根据现有的两种致病菌的发生率和浓度数据,考察了致病菌发生率和浓度为现有数据1/10时及贮运温度为5℃以下时的...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最近,环境学者在《流行病学与公众健康》杂志刊称,食品在包装、贮存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未经研究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高达4000余种,并警告潜在的有害影响。尽管其中大部分是常规化合物,但作者认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长期处于低剂量暴露中。“鉴于正在讨论和制定的相关政策倾...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 一项新研究发现,食用生牛奶不安全,因生牛奶而得病的几率比原本认为的高。连续10年对明尼苏达州人群的调查发现,17%的生牛奶消费者曾因此得病。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1月的《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上。
    
    在2000至2010年间有大约20000个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被上报...
    [科研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1
首页 1 2 3 4 尾页 共31条信息/共4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